剩磁法利用磁场消失后铁磁体仍保持部分磁性的特性进行检测。其应用范围包括经过热处理的高碳钢和合金结构制、难以检测的几何形状部位以及评价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测试步骤包括预处理、磁化、施加磁悬液、检验、退磁和后处理。操作要点包括磁粉施加时间、磁悬液浇注次数、浸没时间控制以及避免磁写。剩磁法的优点包括高效率、高灵敏度、重复性好、目视可达性好、易自动化、能评价缺陷位置以及避免磁粉过度堆积。局限性包括仅适用于特定材料、不能多向磁化、受断电相位影响、检测深度小、不适用于干法检验。测试仪器包括磁粉探伤机、特斯拉计和剩磁测试仪。
一、定义
剩磁法利用的是磁场逸去后磁体仍保持部分磁性的特性。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使处于磁场中的铁磁体磁化。当磁场消失后,铁磁体仍会保留一定的磁性,这种磁性被称为剩磁。
二、剩磁法应用范围
(1)凡经过热处理(淬火、回火、渗碳、渗氮及局部正火等)的高碳钢和合金结构制,矫顽力在1kA/m,剩磁在0.8T以上的铁磁性材料,才能进行剩磁法检测;
(2)用于因工件几何形状限制、连续法难以检测的部位,如螺纹根部和筒形件内表面;
(3)用于评价连续法检测出的磁痕显示是属于表面还是属于近表面缺陷显示。
三、剩磁法测试步骤
剩磁法的测试步骤通常包括预处理、磁化、施加磁悬液、检验、退磁和后处理等环节。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在磁化阶段,通过施加磁场使工件磁化;在施加磁悬液阶段,将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利用剩磁吸引磁粉显示缺陷磁痕;在检验阶段,观察并记录磁痕的形态和分布;在退磁阶段,通过施加反向磁场消除工件上的剩磁;在后处理阶段,对工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整理。
四、剩磁法操作要点
(1)磁粉成在通电结束后再施加,一般通电时间为0.25~1s。
(2)浇磁悬液2-3遍,保证工件各个部位得到充分润,也可使用浸没法。
(3)若浸人搅拌均匀的磁悬液中,一般控制在10~20s后取出进行检验,时间过长会产生过度背景。
(4)磁化后的工件在检验完毕前,不要与任何铁磁性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磁写。
五、剩磁法优点
(1)效率高。
(2)具有足够的检测灵敏度
(3)缺陷显示重复性好,可靠性高。
(4)目视可达性好,可用湿剩磁法检测管子内表面的缺陷,
(5)易实现自动化检测。
(6)能评价连续法检测出的磁痕显示是属于表面还是属于近表面缺陷显示(7)可避免螺纹根部、凹槽和尖角处磁粉过度堆积
六、剩磁法局限性
(1)只适用于剩磁和矫顽力达到要求的材料;
(2)不能用于多向磁化(复合磁化);
(3)交流剩磁法磁化受断电相位的影响,所以交流探伤设备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以确保工件磁化效果;
(4)检测缺陷的深度小,发现近表面缺陷灵敏度低;
(5)不适用于干法检验。
七、剩磁法测试仪器与工具
进行剩磁法检测时,除了对被检测工件实施磁化的磁粉探伤机外,还需使用的仪器有特斯拉计和剩磁测试仪,这些仪器能够精确测量剩磁的大小。